今日视点:广汇汽车利润腰斩对内担保近500亿 预付、存货逆势走高话语权渐失
1月18日,广汇汽车(600297)披露2022年第四季度为下属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及反担保的情况。
公告显示,截至2022年12月31日,广汇汽车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%的下属公司提供的担保余额为196.71亿元;为资产负债率低于70%的下属公司提供的担保余额为296.36亿元。也就是说,广汇汽车为子公司的担保额合计已达493亿元。
(资料图片)
深陷债务漩涡的广汇汽车,前三季度业绩继续下滑,由于更高利润的豪华车销售占比较低,公司盈利能力长期低于主要竞争对手且仍在下行。
更重要的是,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,直销模式和新代理模式逐步削弱了传统经销商的话语权。而与此同时,广汇汽车的预付款和存货在营收下滑时还在继续上升,未来经营前景愈发堪忧。
利润腰斩 痛失销冠宝座
业绩下滑、债务缠身,是近几年广汇汽车挥之不去的梦魇。
2019年至2021年,广汇汽车营业收入从1705亿元下降至1584亿元,降幅为7.09%;归母净利润从 26.01亿元减少至16.09亿元,降幅远超收入,达到38.1%。公司流动负债中的短期借款从220.3亿元骤增至314.9亿元,门店数量则从841家萎缩至786家。
进入2022年后,广汇汽车经营遇到的困境有增无减。
首先是全行业的形势愈发不容乐观。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,2022年11月份,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65.3%,同比上升9.9个百分点。
据了解,库存预警指数采用扩展指数的编制方法,以50%作为荣衰线,50%以下均处于合理范围。这意味着当前经销商库存指数显著超过库存安全线,汽车销售市场整体颇为严峻。
在2022汽车经销商百强榜中,广汇汽车“七连冠”被终结,冠军宝座易主中升控股。实际上,两家公司近来的差距已越发明显。
2022年前三季度,广汇汽车营收1015亿元,同比下降16.29%,归母净利润7.75亿元,同比下降高达52.37%,业绩惨遭腰斩;而中升控股同期营收和净利增速分别为-1.59%和-7.31%,降幅均显著小于广汇汽车。长期以来,中升控股的盈利能力也一直高于广汇汽车,差距仍在拉大。
分析认为,中升集团之所以能够营收、利润均超过广汇汽车,除了经营管理水平等差异外,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两家公司代理品牌结构的巨大差异。截至2022年上半年,广汇汽车的豪华品牌网点占比32.3%,而中升集团的豪华品牌网点占比高达62.5%。
然而,伴随行业形势的剧烈变化,未来广汇汽车想要实现赶超和翻盘,已变得越来越困难。
销售模式生变 经销商话语权渐弱
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高,传统汽车经销商的好日子也一去不复返。
中汽协数据显示,2022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.1万辆和2686.4万辆,同比增长3.4%和2.1%,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为705.8万辆和688.7万辆,同比分别增长96.9%和93.4%。新能源汽车全年渗透率已达25.6%,提前三年实现产业发展目标。
但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势力,一改传统汽车经销模式,采用了线上直销的全新销售方式,汽车经销商利益受到巨大影响。
此外,奔驰、宝马、奥迪(BBA)等传统车企巨头的电动车销售,也没有延续传统的经销模式,与造车新势力偏爱直营模式也不同,推出了新的代理模式,纷纷确定在全球部分市场开展“代理制”销售。
所谓代理制,是介于传统授权4S店和品牌直营店之间的一种模式。代理商负责汽车展示、邀约、试驾、交付和售后,主机厂商负责定价、开票、调车,根据服务质量和数量向代理商支付佣金。
对于主机厂来说,代理制可以调动已经构建多年的传统经销商渠道网络,更加主动掌握价格、资金等要素,与消费者更加贴近,同时可以避开直营的成本压力与管理效率。
而对于经销商来说,尽管代理制可以实现轻资产、少库存,但佣金不足、利润率过低等问题却更加突出。
不难看到,采用代理制的销售模式,传统经销商的定价权被剥夺,以往围绕新车销售展开的运营及管理体系受到冲击,大型经销商利益再次受损。
多重冲击之下,汽车经销商话语权日渐式微,对于身处业绩和财务困境的广汇汽车打击更为明显。
数据显示,自2017年以来,广汇汽车营收(三季度末)处于下行趋势,而同期的预付款则呈现完全背离的走势。也就是说,广汇越来越卖不动车,但却更多的预先支付购车款给上游主机厂。
事实上,广汇汽车的库存已经压力山大。财报显示,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,广汇汽车存货账面余额再次超过200亿大关,达到202.03亿元,回到历史高位。同时,三季度末公司存货周转率降至4.98,是近8年来同期的最低值。
身陷业绩和财务泥潭,又错失行业变革期的新机遇。痛失经销商的“销冠”宝座,或许只是广汇汽车没落的开始。
关键词: 广汇汽车